低保贫困户陆新江,穷不夺志、不争不要,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奋起脱贫;普通农户陆华松,自立自强、知恩感恩,靠勤劳双手创造美好家园;小康农户陆明勇,孝老敬亲、家庭和睦、自己改造环境成最美。基层组长陆明华,意志坚定、目光长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12年后,再访青树子,感觉这个曾经鸟不拉屎的石板板上,人如石缝中长出的大柏树,虬劲的根须扎入石缝中,充分吸取每一粒土壤中能得到的养份,坚韧地生长,展现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陈云坤
习水双龙青树子:
脱贫攻坚中的四种精神
12月16日,应双龙乡党委政府邀请,到双龙为全乡50多名新聘乡、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员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讲习培训,培训会前,为让讲习员更通俗易懂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乡领导座谈聊天了解双龙乡基本情况和工作亮点,当乡党委书记曹廷昌介绍脱贫攻坚双龙精神时,他的一句“青树子人从为了吃上一碗大米饭起,搞三改从石旮旯里刨土,在石板板上造出了120多亩田”,让我的心里面一紧,勾起了我十多年前采访青树子的记忆。依稀记得是在2005年的秋天,水稻还没收割,在时任乡党委书记穆大满的陪同下,我们坐着乡里面的吉普车上山,去采访青树子村民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修建微水池把搞三改造出的梯土变成一良田的事迹,那一次,青树子人愚公般战天斗地的豪情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心上。
第二天一早,我谢绝了曹书记派干部陪我去青树子的安排,决定在讲习员们去之前,先一步去青树子走走看看。早上8点过,吃过早餐,我凭着十多年前的记忆,开车从乡政府出发,直奔青树子村民组。到达双龙煤矿,曹书记打电话,村里的干部已开车在分岔路口等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沿着硬化不久的乡村路走了3公里,车开进了一个小型的乡村广场,青树子到了。停好车,我让村干部去干自己的事,凭着自己十二、三年前模糊的记忆,直奔那一口口深一、二十米,圆筒般深深插入土地的微水池。站在水池边,感觉是那样亲切,仿佛每一口水池都是与我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见面之间总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我用思想与水池交流,努力回忆当时村民修水池的情境,“突突突”的风钻机钻孔的声音和低沉的石粉机咀嚼石块的声音,以及满面尘灰的村民从水池里爬上来摸出劣质香烟递给我时的憨厚笑容,一幕幕闪回到我的记忆中。我请来一户村民,让他抱上孩子,站在自己修建的水池边拍照,我希望用种方式,把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美好一并留在自己心中。
看完过去曾经爬过的水池,踏上连接家家户户的水泥路,几年前四在农家建设期间硬化的道路,色泽有些暗淡略显沧桑之感但质量超好,沿着这条小康路我走进了与路连在一起的人家,有人在家的推门进去问候一下打声招呼,与村民简单交流感受一下这里的民风,没人在家的就拍拍照片,内容包括发展的产业、环境卫生、庭院绿化、对联、家教家风甚至悬挂的宣传标语。到乡讲习人员来到参观现场,我己对23户人家进行了一次遍访,虽然是走马观花,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里人人精神振奋,没有一户对党的方针政策不满,没有一户装穷叫苦,逮着干部要低保要政策要这样要那样的,更让我惊异的是,哪怕是残疾人家庭,家家户户环境卫生都搞得非常好,全组公共场所看不到一片白色垃圾。谁能想到,这个以前村民一年吃不上一碗大米饭,政府开会讲穷就会被点名的地方,在党委政府引导、村民自身努力之下,如今,不但破旧的土屋焕发新颜,脏乱的环境得到了清理,而且处处散发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息。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我感觉在这个曾经全县全乡最穷的地方找到了基本的诠释。
为了印证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印象,乡村讲习人员进村后,我悄悄混入队伍中,听到大家交流在青树子看到的情况,讲习员们都不认识我,然而他们交流的看法却和我类似。回到乡政府,我打开电脑,把昨晚加班写的讲习稿删了,我想,今天的讲习培训还需要稿子吗?
讲习会上,我结合上午的走访交流,稍稍作梳理,将青树子归纳成四种精神境界与双龙乡的讲习员交流。
第一种就是以贫困户陆新江一家为代表的穷不夺志、不争不要的低保贫困户,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奋起脱贫的精神境界。陆新江一家是青树子最穷的一家,家里7口人有三个病人(其中两个重残,媳妇是神经病+智障,兄弟是瘫痪在床18年之久的小儿麻痹症病人),三个未成年人,最大的一个12岁,另外两个4岁和3岁,全家吃着低保,但他穷不夺志,虽然生活异常艰辛,自己和59岁的哥哥陆新忠却异常勤劳,搞三改、修水池,打小康路......他背着孩子干活,进度与质量从不落在其他人后面。组里要修小广场,他将7分多对这个地方来说异常金贵土地无偿捐赠给组上,最后,还是队长陆明华(他自己无偿让出2分地)觉得他家太不容易,召集组里面的群众开会商量,大家集资了3000元钱补偿他。虽然自己家庭困难,但陆新江与陆新忠兄弟相互扶持,大哥陆新忠负责农活,兄弟陆新江负责在家照顾生病的媳妇、兄弟和未成年的3个孩子及家务。他们勤劳耕耘,努力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政府的扶持下,养了5头猪、2条牛、3只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身上肩负的责任。
第二种是以陆华松为代表的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普通农户,感恩党的政策,靠勤劳朴实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的精神境界。40岁的陆华松,2014年由于妻子王丛莲有病被评为精准贫困户,2015年组上开群众会识别,他主动提出,如果我当贫困户,孩子就会有产生懒惰思想,请村里面取消我贫困户资格,在12月17号,双龙乡的乡、村讲习员到他家参观,他拿起小喇叭激动地对大家说,“脱贫致富要靠我们的双手,国家把小康路给我们修到了家门口,把水、电、通讯给我们整好了,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我们应该知足了,我们要感恩党和政府”。
第三种是以陆明勇、张正芝夫妇为代表的孝老敬亲、家庭和睦的小康农户,在人居环境改造中,不花政府一分钱,自己改造人居环境,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美人家精神境界。陆明勇家庭有三兄弟,大哥在贵阳上门,兄弟陆明波脚有残疾、得过肺结核,没有结婚,父母和兄弟住在一起。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陆明勇告诉干部,他家的人居环境自己整,不花政府一分钱。打院坝,做护栏、修卫生厕所......环境改造好后,他们夫妇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条件比父母住的地方好多了,夫妻俩商量将父母接到他家,残疾兄弟在外打工回来,也住在他的家里面,一家人和和睦睦。美丽的环境要靠自己勤劳,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的成果才香甜,在村民中间节俭持家,最美之家的牌子挂到他家门,夫妻俩脸上露出春天般的笑容。
第四种是以组长陆明华为代表的意志坚定、目光长远的最基层干部,在各个时代勇于担当的精神境界。77年入伍,81年退伍,84年起当青树子的队长,到现在坐在这个位子了已经33年。这位63岁的老队长,意志坚定、目光敏锐,30多年来,只要党和的春风吹到青树子,他就能抓住机会,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创造出一片双一片新天地。在这33年中,搞山改、修大堰、建水池、打小康路、整人居环境,一件件一桩桩,凝聚了他辛勤的付出和责任担当,体现了一个退伍军人本色。
后记:青树子组是未合并山尖组时的自然组,全组23户115人,劳动力43人,贫困户9户24人(其中,残疾人5户7人,五保户2户2人)。1986年前,大坝村青树子组极其贫穷落后,农业生产靠天收,出行仅有一条茅草路,住房是土木结构,邻里矛盾较为突出。通过群众长达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抢攻了水、路、房和田土难关,让青树子组从原来的双龙区最贫困、最落后区域一跃成为目前双龙最美好自然村寨。
青树子现象和青树子精神说明,只要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在有责任的干部的带领带动下,充分运用好党的方针政策,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脱不了的贫困。因此,近是,双龙乡党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出了在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向青树子组学习活动的倡议:学习青树子组不畏艰难、自力更生、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