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滩老街 青石板上重叠的古老时光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8/30 17:26:49 阅读:次 【字体: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江津吴滩,不仅仅因聂荣臻元帅故里而出名,其老街也是非去不可的探幽寻古之地。

  吴滩场坐落在万顷碧波的三岔河畔。据《江津县志》载:吴滩从清朝后期直至解放的近百年中,地处重庆到成都的石板路线上,商业繁荣。那至今光滑可鉴的青石板路上仍重叠着古老的旧时光影。进入老街,必先经过吴滩场西门。吴滩场西场口,相传建于明末清初,民国26年(1937年)改建,坐南向北,用条石砌成,门坊为石柱,该大门是吴滩场当时两大石门之一,门墙上刻有:“吴滩场西门”五个大字,据传古时每当黄昏时分,东门和西门关了,吴滩场就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场,场外人进不来,场内人出不去,可惜现东门已不复存在,空留孤身屹立的西门,寂寥地面对着对朝辉夕阳,冷看人间烟火。

  吴滩老街古朴典雅,别具风韵,分东街、西街、小桥街三条老街,均为一式的明清建筑。全长764.91米,街面宽5米,清一色的石板铺就,街两侧为1-2层穿斗夹壁墙民居、前店后院或底层商业建筑。老街建筑巧妙地利用地形、顺其自然灵活布置,街巷空间开敞有序,斗折蛇行蜿蜒曲折。民居院落分布合理,朴实无华,多采用穿斗结构、屋顶多用悬山式、小青瓦,体现出吴滩镇的巴渝山水特色。老街建筑风格一方面体现了移民文化的东南西北兼容并蓄和西洋文化的融入,另一方面又受巴渝地区民风影响,同时吸取了北方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特色。典型的有:龙升贤故居、陈家祠堂、杨氏洋房、荣禄医社、万寿宫等。

  龙升贤故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房屋临街面向下呈两进分布,居所内正面墙上挂有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吴滩乡老年人协会”牌匾。龙升贤于1897年出生在吴滩,为聂荣臻的远房表姐。1912年聂荣臻母亲病重,家中决定给聂荣臻娶个媳妇冲喜,族中老人即选中了龙升贤。龙升贤正式嫁入聂家后,和聂荣臻一直未相处。解放后,聂荣臻知道龙升贤未改嫁等情况后,坚持每两月给她寄钱一次,以补助她生活之用。1988年5月12日,她以91岁高龄病逝家中,聂荣臻派专人前来料理后事,并嘱托把龙升贤和聂荣臻父母安葬在一处,“以示共度艰辛”。龙生贤故居保存完好,为川东常见吊脚穿斗夹墙式民居建筑,虽略显破旧,仍还原了一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旧时生活的处所。

  杨氏洋房建于1945年。为吴滩场上富户杨月波在西街修的一栋独特土瓦结构的三层楼房,当地群众称之为“走马转角楼”。三层楼房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厨房门前石额上刻有“清白传家”,左右石坊联曰:“建设弘农宅舍,养成汉族人家”题刻。杨氏洋房整个布局巧妙奇特,临街铺面,进而中堂,中堂前后左右均为住宅,从底层上二楼、三楼,由木栏楼梯转角入回廊,回廊四周相通;土墙高12.1米,4根大石柱撑起三层木质楼房,凡窗棂雕花蝙蝠,建筑技艺之高堪称奇妙。

  在老街,还有一重要历史建筑万寿宫不可不看。万寿宫位于古场镇东街,建于清代,现存墙砖上仍保存有“万寿宫”字样,亦称“江西会馆”。据说:吴滩人几乎全部是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从川江水路进入川东定居、繁衍、垦荒、创业的外来移民。明清时期,大量的商队、马帮、富绅、移民们的涌入,形成了劳动人民自己的活动会所,外地商帮兴建会馆,本地人则建祠堂,各种宫、庙、馆、堂如雨后春笋般的修建起来,万寿宫便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呈现在我眼前的万寿宫已显破败,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其可贵之处仍保留着原生态的古老打铁场景。这时,雨后的阳光透过残破瓦片的空隙掉下来,映亮黑色古朴的高大墙体,斑驳跳跃在那些古老的工具物件上,灰蒙蒙的视觉中陡然有了几分生气,静止的炉灶里的火焰仿佛也旺盛起来,伴随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古老的劳动画面鲜活如初,不觉令人怦然心动。

  吴滩老街的别致还体现在古朴的生活里。街上尚有许多居民住在老屋里,过着男耕女织的简朴生活,恬静安详。每每月上柳梢头之时,居民们借用古代打更报时巡夜形式,头缠白帕,身穿蓝色布衣,腰拴带子,踏着青石板路,一边敲梆子,一边打铜锣,边打边呼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吴滩老街的旧时光亦在这长声吆吆的调子中生动开来……

友情链接:
联系人:梁经理 手机:18996699908 电话:023-68172039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申明工业园凤仙路596号
Copyright © 2009-2019 重庆市万州区全成石材厂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3009446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35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