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针对石材的保养建议中,都会提到石材的“呼吸”功能,而且由此出发,给出了许多避免影响石材呼吸功能的注意事项。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一话题上,人们的关注点也是挺有意思的。几乎所有人注意的都是后面的保养建议,而对“呼吸”这一很有趣的石材特点,却鲜有人深入探讨。
目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石材已经成为一种普通而又性价比很高的装饰材料,不再像以前一样价格昂贵,只有少数人能用得起。因此,石材在家装领域的使用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当石材走进我们身边,一些客观、科学的认识,就不仅能丰富见闻,而且有利于自家石材的保养。那么,我们本期就正好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石材,到底需不需要呼吸呢?
石材家装
一、为什么只有石材讲“呼吸”?
我们先说呼吸,再说石材。
呼吸的本来定义,是指人和动物吸入空气,呼出废气的生理过程。所以说,石材的呼吸,不过是一种拟人的说法;当人们观察到石材中水分的干湿循环,也即俗称的“潮气”等现象。就把石材上这种水分的干燥、湿润不断变化的过程,形象的说成石材的“呼吸”。
石材吸水
既然是呼吸,就得有呼吸的通道。那么石材所谓的呼吸,用的是什么通道呢?
我们知道,装修材料,多种多样。但是好像除了石材,其他如玻璃、塑料、瓷砖等,都没有或很少提到“呼吸”这一现象。那为什么只有在石材上这个问题才被广泛提及呢?因为石材里面确实有通道。这些通道,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石材布满的“可见孔隙”和“不可见孔隙”组成的。
1、可见孔隙
包括孔洞、裂纹裂隙等肉眼可见的明显特征。如金线米黄上的缝合线,一些古生物化石造成的孔隙,洞石上明显的孔洞,等等。这些结构,可以形成通道,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
可见孔隙
2、不可见孔隙
但是,石材中由可见孔隙组成的通道,数量其实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
石材内部最主要的通道,是肉眼不可见的孔隙组成的。这些孔隙的直径,从肉眼看不清算起,最低可达10的负9次方米,即10亿分之1米,达到了纳米级。这些遍布石材内部的不可见孔隙,源于自然界中岩石亿万年的形成过程,如岩浆融化和冷却凝结、沉积、变质等漫长而又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因而是任何石材都有的一种天然属性。
正是这些不可见的孔隙,遍布石材内部,才让石材有所谓“呼吸”功能。
二、所谓的“石材呼吸”
知道了石材中的“可见孔隙”和“不可见孔隙”的秘密,用科学的方法去审视,所谓的石材呼吸功能,就有了最本质的解释:
1、作用过程
外来物质,如水、溶液、污染物,通过石材内部可见和不可见孔隙,进出石材的过程。
如:返潮,是石材中孔隙的毛细吸水,使水分经过这些通道进入石材。干燥,则是石材内部的水分,在温度作用下,经过这些通道蒸发出石材。
2、传输通道
即石材内部“可见孔隙”和“不可见孔隙”组成的通道。
3、能量来源
石材是死的,根本没有人和动物那样自主呼吸的能量。那么,所谓的呼吸,靠的是什么动力呢?
有如下几种:毛细吸水作用、溶液自身压力、蒸发作用,等等。
【小结】经过这样的剖析,我们就知道,所谓的“石材呼吸”,其实就是一个有通道、有能量驱动的物质进出石材的自然现象。
它跟衣服湿了又晒干,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不是石材真的有生命,真会什么呼吸。
衣服湿了晒干
三、“呼吸”功能,对石材有何影响?
那么,这种所谓的“呼吸”能力,对石材有什么影响呢?
1、能“呼吸”的石材
在石材的开采过程中,有一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同一座矿山上,机械把大块的荒料从山体上切下来。那么先切和后切的面,哪怕只隔几天时间,看上去颜色就已经不一样了。
今天切出的面和上周的不一样,上周的和上个月的也不一样。而且许多白色的大理石,刚切出来时白色纯度非常高;但是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变得昏暗、泛黄。
石材开采
巨大岩体中的石材,原本处于密封状态,根本没有“呼吸”的机会,因此保存了最干净完美的状态。但一旦切割出来,原本密封的石材,就会通过切出来的表面,和外界发生物质的交换。如:开采出来的白色石材,即使没有污染物的侵蚀,空气中的硫化物也会随空气、水进入石材内部发生反应,造成泛黄等现象。
石材密封时,完好无损。石材切开后,各种问题就出现。换个角度讲:石材不能呼吸时,完好无损。石材能呼吸的时候,各种问题就出现。
最明显的对比,那些大理石矿山切出来的矿体,和原来的山体表面,其实都是同一种石材。只不过那些暴露在外,外来物质能够出入的表层山体,正是因为有这种“呼吸”的机会,在亿万年的过程中不断被风化和破坏,变得面目全非。
可见,石材的呼吸功能,对石材不但无益,反而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矿体和山体表面的对比
2、不能“呼吸”的玻璃、塑料
而诸如玻璃、塑料等材料,由于结构致密,内部无孔隙,也就没有外界物质进出的通道。没有了所谓的“呼吸”功能,玻璃、塑料等材料也就没有了返潮、返碱、油斑等各种令人头疼的问题。用起来又省心,又省力。
同这些材料相比,石材内部的孔隙,造成的所谓“呼吸”能力,恰恰是石材天生的材质缺陷。但搞笑的是,很多人居然把这种缺陷,当做石材“高大上”的一种说辞。这实在是颠倒黑白了。
缺陷就是缺陷,认清这一点,才能正确运用石材。
玻璃不呼吸,是优点
四、如何正确看待?
那么,石材呼吸,这个问题,该如何正确看待呢?
1、弄清前因后果
很多人提倡“让石材自由呼吸”。这种思路,就是典型的先本末倒置,然后又错误的找了解决方法。比如,很多人会说:你不让石材呼吸,石材里的潮湿出不来,肯定会出问题。
但问题在于:这潮湿本来就不应该进去。
理想状态的石材施工,是在安装之后将石材及下部的水泥垫层彻底晾干。晾干之后做足防护。然后再翻新和装修。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较长。但是如果能够做到,石材在后续使用中就极少会出问题。就算再潮湿,再有外来污染物的侵蚀,也能在很长的时间里“百毒不侵”。
我们公众号之前提到过一个案例。概括的说,就是前后花了67天的时间,不但让石材彻底干透,还刷了4遍优质的渗透型防护剂。(需了解该案例详情可查看原文)这么精心处理的结果,防护剂的叠加已经彻底堵塞了石材内部的微孔隙,让石材彻底丧失“呼吸”能力,阻断了和外界的物质交换——在此基础上,才做的后续的翻新工作。
使用效果如何?
2011年做完,中间从没做过保养,使用到现在却仍然光亮如初,根本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使用5年
而现在大部分的石材施工,根本就不留水分散发的时间,也不采用快速去除水分的时间。水还滞留在石材内部,就急匆匆的上马翻新、装修。干完了事。
本来,正确的思路,是等石材彻底干透之后,赶紧通过防护等工作,把石材的“呼吸”功能彻底关闭。
现在,是不等石材干透,然后就胡乱做防护,又急匆匆的做后续工作。这种施工,其实到最后不但是水排不出去、潮湿状态下的防护剂失效很快,而且各种污染、病变问题也会接踵而至。然后,却说“石材需要呼吸”,要通过呼吸把水汽排出去。
我们也明白,科学的施工方案耗时长,施工成本高。没有哪个施工队伍真心愿意。然而,科学规律就是这么任性,你不按照正确方法处理,后续使用时,就一定会出各种问题。所以,正确的思路,还是在遵循原理的基础上想办法。比如自然干燥耗时太长,那就采用人工方法不行吗?
我们就采用过大型鼓风机、开启地暖等方式,来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效果一样很好。就看你想不想做而已。
无任何问题
2、所谓“呼吸”,百害而无一益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①石材不需要“呼吸”。
②不仅不需要,而且应当通过防护等技术,彻底关闭所谓“呼吸”功能。
③关闭之前,要让石材彻底干透。
理解这三点,也就几乎掌握了石材保养的精髓。
事实上,石材跟玻璃和塑料相比,容易出现的所有问题,如水斑、返碱、白华、色素污染、油斑等等,恰恰是因为石材内部的通道没有用防护等方法关闭,让石材继续自由的“呼吸”,水和各种污染物能够自由进出石材内部,对石材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如:
* 水进入石材,形成水斑。
* 饮料进入石材,形成色素污染。
* 油渗入石材,形成油斑。
* 底部水泥中的碱,透出石材表面,形成返碱。
这些问题,你用防护把石材内部的通道给堵上,不就行了?石材不能呼吸,外来物质无法进出,还能造成什么问题吗?
当然就不会了。
石材,一定要关闭呼吸
3、关闭呼吸的方法
而“关闭”石材呼吸的方法,在石材及石材保养行业中,其实已经普遍存在。如:
①石材防护处理
刷防护现在已经成为石材的标配。防护剂中的纳米级成分可以渗入石材的微孔隙中,形成防护层。良好的防护可大幅减少石材出问题的可能性。
②防水背胶
这种材料,贴在石材背面,相当于把石材的背面和外界物质彻底隔开,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③涂层处理
一些用于桌面,茶几等地方的石材,厂家有时会在表面做一层树脂涂层,也是将石材密封起来,达到保护效果。这种方法虽然简单高效,但失去石材本体的质感,也未免有遗憾。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石材润色处理”,是只用在毛面石材上的。也是通过表面密封的方式,关闭石材呼吸工功能。
做树脂的松香玉桌
④封釉处理
封釉技术的主要成分为纳米级的二氧化硅,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填补微孔隙的作用。所以,封釉层本身就有很好的防水防污效果。
另外,二氧化硅取自天然石英矿,和石材有天然的亲和力。把天然的物质用到天然的石材上,质感更为出众。
大理石封釉
五、石材保养,当与时俱进
石材呼吸这个话题,据我们的印象,已经流传了差不多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了。十年前,是我国石材护理产业爆发的起点。在那之前,人们做石材保养做的一些技巧,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总结,虽然并无多少科学性,但是在互联网崛起的过程中,却传播甚广。甚至一些专业的书籍,对此也是毫无判断。
但是到今天,中国石材产业早已跃居世界首位,产和销都是大国。而且正面临大规模进入家装的关键时期。那么此时,石材行业、石材护理行业及时站出来,普及更科学的石材应用护理知识,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这一点,需要我们所有石材人的共同努力!